gawugawu 发表于 2008-10-10 14:16:58

网络游戏测试账号 现在究竟去了哪里?

国庆黄金周,不但是消费之周、旅游之周,也可谓是新游戏爆棚之周。最近宣布进入封闭测试、内部测试的重要网游随便数数就有十几个:《仙剑OL》、《魔力宝贝Ⅱ》、《纵横时空》、《鬼吹灯外传》、《炎龙骑士团OL》、《剑仙》、《英雄岛》、《剑舞江南》、《天道OL》、《大话西游外传》、《夺宝旋风》、《启程》、《魔咒OL》、《八门OL》、《梦幻古龙》、《真三国》、《爆爆堂》、《王者之印》、《游戏人生》、《真水浒》、《问鼎》、《猛将传》……进入公测的网游也有很多。

 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,封测、内测与公测最大的区别,就是后者可以随意注册账号进行游戏,而前者则要想办法寻找限量测试账号。(编者注:目前有些游戏公司另设“开放性内测”这样的阶段,在正式压力测试之前继续测试修改游戏内容,但允许玩家自由注册账号进入游戏。)令大部分玩家感到奇怪的是,虽然大部分网游在测试期间广告做得铺天盖地,但测试账号却及其珍稀。守候在官方论坛上几个小时一无所获是很正常的情形,真正有幸进入游戏了,却发现人数寥寥,那么,测试账号到底哪里去了?

  无本生意是“愿打愿挨”?

 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,打开淘宝、拍拍之类的交易网站,输入“测试号”搜索,可以看到一长串各种热门新网游的测试号出售。根据游戏本身的名气与关注度,价格从0.1元到500元不等。笔者粗略看了下,10月6日《仙剑OL》测试当天,某著名交易网站有关“测试号”的出售店家有633项。

  正常情况下,一个游戏公司开始进行内测宣传的同时,是会在自己的官方论坛或者某些大型门户网站开专贴发号,需要测试账号的玩家通过“顶贴”的方式留下自己的信箱等联系方式,等待论坛管理员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限量测试号发送到手中。这么多本来是免费发给玩家的测试号,怎么会离奇地变成商品呢?玩家都该知道,随着内测阶段的结束,测试号的人物资料将会被删除,所以测试号只有短暂的使用价值,难道会有人去买吗?

  在Iask上发帖高价收购某近期内测网游测试号的玩家winding说:“期待这款游戏几年了,想先睹为快,官方论坛、官方博客还有各大门户网站的放号帖子我都守了好久,就是拿不到号。实在没办法才想花钱买的。”看来,玩家的需求远超过实际放号的数量,供不应求,是造成测试号交易现象的原因之一。被提醒一个游戏的内测期最多2个月,花高价购买的测试号届时将作废之后,winding表示无奈:“真正喜欢一款游戏的时候,人是计较不了那么多的。”但他很好奇的是:“我就奇怪为什么我等了3天也等不到一个测试号,那些卖号的人却可以5个10个摆出来卖?他们那么多号是哪儿来的?”

  一名出售测试号的店主表示“我们都是有办法的人”,“我们什么游戏的测试号都能弄到,第一时间,要多少有多少”。他没有正面回答这些测试号的来源,只给我举了个例子:“《风火之旅》内测的时候,那号难找吧?有个什么MM公会的某某领导,在拍拍网那出售限量测试激活码,200人民币一个!”他认为,他们是网游中手握神秘资源的一族,而急于体验游戏的玩家们“愿打愿挨”。当然,玩家winding不认可这种说法:“要不是他们卖号的用不知道什么办法占走了那么多号囤积起来,我不是就能在论坛直接申请到了?能申请到我还花钱买吗?”

  游戏的内测期是有限的,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卖不掉的话,这些账号就会失效。这位店主并不为此担忧,他笑称自己做的是“无本生意”:“卖不掉也无所谓,又没压资金,又不占仓库的,废了就废了呗。”但这种部分垄断下形成的资源再分配,从根本上说是既不利于普通玩家,也不利于需要玩家来测试BUG的游戏公司的。店主们手中握有大量测试账号,其中只有小部分经过出售到达了热爱游戏的玩家手中,结果是测试服务器内寥寥数人,达不到测试游戏的目的。

  公会进驻?散户的无奈

  另一个常见的现象是,一个游戏开始内测了,一群大大小小的“公会”突然出现在官方论坛上,一边发帖申请集体测试号,一边发帖纳新,格式都差不多:“某某公会招人,进的有限量测试号发……”

  最近两年来,游戏公司为了宣传造势,都纷纷把宣传重点放在了邀请大公会入驻上,给予批量测试号之类的优惠政策。那时的大型公会珍惜羽毛,在选择主打游戏上相对慎重,通常是精挑细选之后决定进驻一个游戏,之后就不会轻易离去。得到测试号之后也科学规划,由先遣团分时间段充分使用,认真测试,并写出大量攻略文章。珈蓝神殿的羽冰尘提起当年进驻《天堂II》游戏内测的经历还记忆犹新,后来游戏正式运营之后,珈蓝神殿在大量测试经验的基础上,果然率先达成了“剑指亚丁”的封城仪式。

  然而,随着游戏公司向公会批量供应测试号这一习惯形成,越来越多小公会一夜之间出现,取一个嚣张或脑残的名字,建立一个公会主页(甚至只是一个公共博客或者QQ群),申请一个IS或者UC频道,就能申请一批测试号。这些测试号中的一部分,就如同前面那位店主举的例子那样,悄悄流入了交易网站。

  在一个游戏封测或者限量拿号内测的阶段中,不难发现游戏里面的玩家基本上是顶着公会前缀的人,等级相对比散户高,装备相对也比散户好;升级地点通常被他们把持着,普通散户玩家很难在黄金时段找到最好的地段打怪;如果有野外boss存在,也基本被他们“包”了——似乎风光一时。但是到正式公测,不限制注册游戏ID的时候,这些公会起码70%变弱,甚至消失。然后重复步骤,进军下一个游戏……

  因此,现在中国大陆的游戏代理对公会这样的团体应该理智点,要认清含金量。特别是发放游戏的限量测试号,应该采取更公平的手法,不应该让游戏的测试ID,大量落到号贩子和草台公会手上。这方面不妨学学欧美那边的公司。前不久笔者参加美服《魔兽世界》新资料片《巫妖王之怒》的β测试,深感暴雪对待测试号发放的科学细致。他们并不是随意把测试号撒出去就完事了,而是考察测试者的受教育情况、游戏经验、种族、国籍、PVP或PVE倾向……力求让各种层面的受众代表都在测试人群中占一定比例。不难想象,这样测试出来的结果是最准确可信的,游戏根据这样测试出的结果进行的改进,也将是最适合广大玩家的利益的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网络游戏测试账号 现在究竟去了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