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步游戏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通行证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355|回复: 1

【武林三国】上将潘凤潘无双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8-6 15:36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既然提到韩馥,那自然不能不提韩馥手下的大将潘凤。   
潘凤是韩馥麾下的头号猛将,当时有“关东潘凤,关西吕布”的说法,与吕布齐名。当然你问潘凤跟吕布谁强,那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。毕竟潘凤英年早逝嘛,战绩没有吕布那么彪炳,就像如果周瑜如果多活十几年,说不定今天的评价就超过诸葛亮了。   
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对潘凤的描写只有寥寥几句,甚至没有几句,甚至没有正面的描写。我们来看看《三国演义》是怎么说的,“太守韩馥曰:‘吾有上将潘凤,可斩华雄。’绍急令出战。潘凤手提大斧上马。去不多时,飞马来报:‘潘凤又被华雄斩了。’众皆失色。”就这么简单几句。   
那历史上的潘凤又是怎样的呢?据《上将潘凤传》记载,潘凤“高九尺,腰大十二围,使一百八十斤开山大斧。自幼熟读诗书,畅晓兵法。有经天纬地之才,包藏宇宙之志。”   
这“腰大十二围,使一百八十斤开山大斧”,我认为,是靠不住的。因为我们都知道,古时候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,像曹操下江南,明明只有二十万人马,但他号称八十万,瞎扯。但又说他“自幼熟读诗书,畅晓兵法。有经天纬地之才,包藏宇宙之志。”,这恐怕是事实。我估计啊,这潘凤是很有儒将风度的。像周瑜陆逊那样的,就叫儒将。但同时潘凤又有万夫不当之勇,这又有点像赵云马超他们了。其实啊,潘凤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,在那个时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物了,独一无二的,潘无双嘛,所以我们也不必说他像谁谁谁,潘凤就是像潘凤。   
那有人就要问了,潘凤的“经天纬地之才,包藏宇宙之志”表现在哪里呢?他“万夫不当之勇”又体现在哪里呢?   
他的志向和才干,体现在两个事件。   
第一个事件。大家都知道,潘凤,字无双嘛。古人的“名”跟“字”是有联系的,这“凤”跟“无双”有联系么?有学者认为,“凤”是独一无二的,所以字“无双”是没什么问题的。当然这样说也说得过去,但野史《关东盟军敢死队·潘凤召唤》就记载了一个小故事。潘凤原来的字并不是“无双”,可能有其他的字,或者根本就没有表字,也不奇怪,我们不知道。当时名流中有个人,叫方文山,善观面相,有一天他跟朋友逛街的时候偶遇潘凤,“文山大惊,曰:‘此人命格无双,当一统江山。’”潘凤听了,“仰天大笑”。以后人们就叫他潘无双了。大家注意,他听了之后是“仰天大笑”,这说明了什么?许邵说曹操是治世能臣、乱世奸雄的时候,曹操听了也是大笑。可见潘凤之志,绝不在曹操之下。   
第二个事件,就是袁绍和韩馥等人要立幽州牧刘虞为帝的时候,潘凤所持的态度。据《上将潘凤传》的记载,当时潘凤只对韩馥说了两句话。哪两句话?第一句是“废帝非可行之事”。废帝是不可行的,为什么不可行了,这个问题我们以后的节目还要再说,暂且放下不提。那潘凤还有第二句话,他说“袁绍非共谋之人”,这正体现了潘凤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,因为我们都知道,韩馥的地盘最后就是被袁绍用计抢走的。   

好,现在我们又要先说说韩馥这个人了。韩馥一直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草包,居然被袁绍这样的人玩弄在股掌之间,最后连地盘都搞丢了,这还不是草包吗?   
你说,潘凤是何等聪明的人物,所谓“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仕”,像潘凤这样的贤臣,难道会找一个草包当自己的主公吗?   
前面说过,潘凤是“命格无双”,是要“一统江山”的。那作为臣子,居人下位,要怎么一统江山呢?而且潘凤知道自己“命格无双、一统江山”之后,是仰天大笑,这说明,其实潘凤,也是有野心的。所以呢,我估计,他是打算找一个没什么才能的人当主公,然后自己呢,就以首席大臣的身份独揽大权,甚至取而代之。
但是,潘凤低估了韩馥,甚至到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低估了韩馥。

我问问大家,使潘凤成名的是哪一场战役?汜水关之战。
十八路诸侯围攻汜水关,镇守这里的是董卓军麾下的大将华雄。华雄是谁杀的?《三国演义》说是关羽,《三国志》说是孙坚,我觉得都靠不住。华雄是什么人?骁将也。华雄外号“镇关西”,是关西军的主力战将之一,在董卓军中位居都督之职,职位比吕布还要高,吕布当时是中郎将嘛。我们可以想象,华雄之勇,绝不在吕布之下。这样一个人物,会打不过关羽孙坚?斩华雄的,是另有其人。是谁呢?潘凤。
据野史《潘上将与华都督不能不说的故事》记载,当时孙坚率军与华雄交战,被华雄杀得大败。后来袁术手下猛将俞涉请战,这个俞涉与潘凤是兄弟,就是就是就是这个以兄弟相称的,也不是省油的灯,本来与华雄可以说是棋逢敌手、将遇良才,但当时俞涉罹患眼疾,就是眼睛有点问题了,所以才“与华雄战不三合,被斩于马下”。潘凤见兄弟被杀,自然要去报仇,于是向韩馥请战,韩馥马上就跟袁绍说了,说“吾有上将潘凤,可斩华雄”。韩馥这话一出口,哎呀,可以说是全军震惊啊,军神出马,自是不同凡响。
之后的记述,史料上各有不同。有说潘凤斩了华雄的,也有说华雄杀了潘凤的,莫衷一是。
我认为,潘凤斩了华雄,是事实。因为后来董卓挟持天子,逃往长安。如果他打赢了还用逃去长安?有人就要问了,这潘凤不是在汜水关战死吗?如果他打赢了那他后来到哪去了?
逃了。
臣子最怕的是什么?功高盖主。潘凤在韩馥身边立功无数,韩馥早就对他心存顾忌。韩馥明知华雄勇猛无匹,但当潘凤请战时,韩馥毫不犹豫就让潘凤去了,为什么?想借华雄之手除掉潘凤。潘凤恐怕也是有所察觉了,他心想这韩馥平时外表懦弱,贪生怕死,原来城府却是如此之深,留在他身边恐怕有天会遭他毒手,所以也就没有回来了。

那后来潘凤到哪去了?史料没有明说,但我们可以猜猜。根据我的研究,他是隐居起来了。但隐居也有几种方式,所谓“小隐隐于林,中隐隐于市,大隐隐于朝”,像潘凤如此超凡的人,自然是隐于朝了。当然,他不能再用“潘凤”这个名字了,他得换个名字。
我们再想想,之前我说过,潘凤年轻的时候偶遇方文山,方文山怎么说的?潘凤“命格无双,一统江山”。那最后一统江山的是谁?司马炎。但又不对呀,年龄上相差也太远了吧。那他祖上呢?司马懿。推究起来,潘凤和司马懿的年纪估计是差不了多少。而且他因为换了个身份,所以不能随意地展露武艺,连智谋也必须有所收敛,有时还要假装中计以掩人耳目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,我们所熟悉的司马懿,其实就是潘凤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8-6 15:37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还有一篇:潘凤,字无双。青州泰安人,高九尺,腰大十二围,使一百八十斤开山大斧。自幼熟读诗书,畅哓兵法。有经天纬地之才,包藏宇宙之志.每自比于姜尚,张良,许邵评价为:“乱世之能臣,治世之英雄”,众人莫能解。时黄巾暴乱,御史中丞韩馥受任招兵平叛,知其大名七顾其宅,欲聘为军师。途中为贼所劫,乡人报之潘凤,顷之凤至,大喝一声,贼皆逃散。馥大奇异之,言”此吾樊哙也。”乃拜为上将。凤于敌百万军中自来自去,取敌头目首级如探囊取物。馥屡立大功,为冀州牧,此皆潘凤之力也。馥与凤食则同器,寝则同床,恩若兄弟。韩馥帐下谋士皆不悦,深妒之。凤感大恩,为馥谋划大事。冀州民人殷盛,兵粮优足。袁绍有意取之,凤常劝韩馥戒防。绍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,馥亦愿助之,凤曰:“不可,废帝非可行之事,袁绍非共谋之人。”谋士刘三私下进言:俗语云: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潘将军既勇武无敌,奇谋必短,不可尽赖之。馥信,不纳凤之智谋。袁绍尝请韩馥至大营,命颜良文丑宴前舞剑,欲杀馥。凤怒,夺颜良剑,一拳打翻在地,一把抓文丑在手,如提童稚。袁绍兵将皆惊,无敢前,绍告饶,痛哭流涕。后馥与袁术等共推袁绍为盟主,讨伐董卓。颜良文丑深惧潘凤,不敢同行。凤见绍等各怀异心,料终不能成事,数劝韩馥早回冀州,以谋大计。馥曰:“吾欲赖君于十八路诸侯之中树立威望,今寸功未立,怎好回师?”凤答曰“来日某必斩将立功,主公须依吾言,早做良图。”馥应之。袁绍欲除韩馥以夺其地,终不死心,谋士逢纪曰“韩馥所可畏者,唯潘凤耳,可设计除之。”许攸献计:“主公可选病马一匹,赠于潘凤,令其出战,凤必被敌将所杀。”田丰曰“此意虽妙,尚未足致潘凤死,凤为人谨慎多谋,主公赠马,必不会轻易骑之,可委韩馥换之。”绍从其计,连夜奔往韩馥营,泣曰:“前日之事,实为误会,绝非鸿门,奈何潘将军不谅?今大敌当前,众公须上下一心。绍愿献千里马一匹,赠于潘将军,权当赔罪。”馥曰:“善。”绍又曰:“潘将军知吾所赠,恐不接受,愿韩公私为之换,待其乘吾宝马,立了大功,再告之,使其惊喜。”馥复称“善”。 次日,董卓都督华雄引铁骑下关,用长竿挑着孙坚赤帻,来寨前大骂搦战。 绍曰:“谁敢出战?”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:“小将愿往。”绍喜,便著俞涉出马。即时报来:“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,被华雄斩了。”众大惊。韩馥曰:“吾有上将潘凤,可斩华雄。”绍急令出战。潘凤手提大斧出营,手下牵来昨日袁绍所送灰毛病马,凤心中纳闷,却顾不得许多,飞身上马出战。去不多时,飞马来报:“潘凤又被华雄斩了。”众皆失色。韩馥闻之大哭曰:“无双死,乃天丧吾也!”。唯袁绍窃喜。关羽骑马出战,见潘凤将军卧于地上,身中数箭,面含微笑。再看华雄,已死于马上,口流鲜血不止,狼狈不堪。乃暗自叹道:“潘将军真大力神人,华雄与其过招,五脏振碎,吾不及也。”便割华雄之首,还于帐内,曹操所赠之酒尚温,众皆传言关公"温酒斩华雄"。后人有诗叹曰:“辕门画鼓响冬冬,坠马无双斩华雄。敌将若能下马死,何来美髯建奇功?”联盟即散,次年,袁绍夺取冀州,韩馥曰:“若潘无双在,决不使吾至此!痛哉,潘凤!惜哉!潘凤!悔哉,潘凤!”遂自尽而亡。

《上将潘凤大传》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通行证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独步游戏 ( 京ICP备10038837号 )|

GMT+8, 2025-4-5 15:34 , Processed in 0.047164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