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讲
补阳药中的珍品----鹿茸
鹿茸,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性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,前者称为"花鹿茸",梅花鹿养殖基地;,后者称为"马鹿茸',鹿之幼角不称"角"而称(茸)者,是因为鹿角初生之时角内含血而尚未骨化,如初春之草,萌发的嫩芽,表面有细小之茸毛,故称之.鹿茸属于名贵中药材之一,具有较好的补肾壮阳的作用,<本草纲目>,梅花鹿养殖场;称鹿茸能"生精补髓,养血益阳,强筋健骨,治一切虚损,耳聋,目暗,眩晕等",我国的历代医家均十分推崇鹿茸的补益作用,梅花鹿养殖技术,将其与人参,三七,冬虫夏草等列为名贵补益中药材,是适合于中老年人的滋补佳品.
鹿茸的品种,名称与质量鉴别
现代所用的鹿茸均为人工饲养的梅花鹿或马鹿的鹿茸,分为梅花茸和马鹿茸两大类,马鹿茸又以产地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.在我国不少地区均有饲养的鹿群以供采茸之用,但主产于东北,西北,内蒙,新疆等,其中以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和大小兴安岭地区所产的鹿茸较佳,雄鹿于第三年开始锯茸,每年可采茸1-2次,每年采2次者,第1次在清明后采收,"称头茬茸",第2次在立秋之后收称"二茬茸".每年采1次者,在7月下旬左右采收.采收鹿茸分为锯茸和砍茸两种,锯茸主要用青年或成年的雄鹿,将鹿茸锯下后,包扎伤口放回鹿圈,而砍茸主要用于成年的雄鹿,将鹿头砍掉,把鹿茸与头盖骨一起锯下,鹿尸进行其他处理.
梅花鹿的鹿茸仅有一个分枝如"Y"形者,称"二杠",其主枝称为"大挺",离锯口最近的分枝,较主技略细者称为"门桩".梅花鹿有两个分枝者称"三岔",三个侧枝者称"四岔,"如果分枝更多,并且骨化质地坚硬而重者那就不是鹿茸而是鹿角了.
马鹿的鹿茸仅有一个分枝者称"单门",二个分枝称"莲花"三个分枝称"三岔",四个侧枝称"四岔",四个以上者称"捻头",梅花鹿与马鹿的鹿茸称呼有所不同.
传统中医学认为梅花鹿的鹿茸质量优于马鹿鹿茸,头茬茸优于二茬茸.鹿茸品种以"大挺","二杠","门桩","单门"的质量最优,"三岔""四岔""莲花"次之,"捻头"的质量最差.
梅花鹿的鹿茸鉴别;鹿茸呈圆柱形,有分岔,大挺,门桩相称,短粗嫩壮,顶头钝圆.皮毛红棕或棕黄色,多光润,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的细茸毛,上端较密,下端较疏,分岔间有1条黑色筋脉,皮茸紧贴,锯口黄白色,内部密布蜂窝状细孔,无骨化圈,质轻.气味微腥咸.
马鹿茸的鉴别;鹿茸类圆柱形,有分岔,枝干粗壮,顶端扁不一,大挺下部有棱筋及疙瘩.皮毛灰黑或灰褐色及灰黄色,三岔,四岔者皮毛颜色较深,茸毛粗而稀疏,锯口面外皮较厚,呈灰黑色,中部密布蜂窝状细孔但较花鹿茸孔稍大,气味腥臭咸.
人造假鹿茸有多种,手段各有不同,用骨胶,松香,塑料,羊骨及锯木为原料,外面用动物皮毛包裹伪制而成.假鹿茸的主特征为外皮灰褐或白色,粗糙而灰暗,表面有灰白或淡土褐色稀疏被剪成参差不齐的短毛,其间或杂有黑褐的成撮毛."锯口"面呈红褐色或棕褐色胶状,质地紧密,无蜂窝状小孔,有的少数大小不等的圆形小孔,火烧溶化,吱吱作响并冒浓烟.气特异,较臭,令人恶心.
梅花鹿的鹿茸片鉴别,外皮红棕色或棕褐色,布有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,外围无骨质,中部米黄色,有致密的海绵样孔隙,质较轻,气微腥,味微咸.
马鹿茸的鹿茸片鉴别,外皮灰黑色,有细茸毛,外围呈灰黑色,中央米黄色,有细蜂窝状小孔,质略腥臭,味咸.
豚鹿,水鹿,白鹿,驼鹿等的伪品鹿茸片的特征是骨密度占横切面半径的二分之一以上,质坚体重,厚薄不均,质量较差.杂品原料伪造的假鹿茸片多呈圆形,无蜂窝状细孔,偶有凹点,不规则外皮可剥离,体重,质坚韧,不易切断,气微,味淡,能溶于水,溶液呈混浊状.
鹿角,为雄性梅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,也是中药材之一.鹿角味咸性温,归肝,肾经,有补肾助阳(药力较弱),活血散淤,水肿止痛的功效,适用于疮疡肿毒,淤血作疼,虚劳内伤,腰膝疼痛等症.
鹿角胶,为鹿角熬制成的胶块,鹿角胶味甘咸,性温,归肝,肾经,有补肝肾,益精血,又善止血,适用于肾阳不足,精血亏虚,虚劳蠃瘦,虚寒性出血证等.
鹿角霜,为鹿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骨渣,有益肾助阳的功效,补益力量虽弱,但不滋腻,兼有收敛作用,适用于肾阳不足而兼有脾胃虚寒,呕吐,食少,便溏者,或妇女子宫虚冷,崩漏,带下等证,外用以创伤出血,疮疡久不愈合者有效.
鹿胎,为雌性梅花鹿或马鹿的胎盘,味甘咸,性温入心,肝,肾经,有益肾壮阳,补虚生精的功效,适用于中老年人肾虚精亏所致的体质虚弱,头晕目眩,畏寒肢冷,腰膝酸软及妇女崩漏带下等症.
鹿茸的性味归经,功效与主治
鹿茸味甘咸温,归肾,肝经,有补肾阳,益精血,强筋健骨,调冲任,托疮毒等功效.肾为"先天之本",如果肾阳不足,精血亏虚可致体质虚弱,畏寒怕冷,四肢发凉,倦怠乏力,腰膝酸痛,面色萎黄,头晕眼花,耳聋耳鸣,性功能减退,尿多,尿频或遗尿等.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,善补肾阳,益精血,充脑髓,壮精神等方面功效卓著,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的肾阳不足,精血虚损证.
中医认为"精血同源",精可以化生为血,血也可以化生为精,精与血之间可以相互化生,血亏日久而不复,必然损及肾精,肾精匮乏,不能化生阳气,必致阳气虚弱,鹿茸补肾阳,益精血的功效还可以促进血液的增长而治疗血虚证(贫血病).
肾主藏筋骨,肝主藏血而主筋,肝肾精血不足,则腰膝酸软,筋骨无力,骨质疏松.鹿茸补肝肾,益精血,有强筋健骨的功效,对改善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和促进骨折的愈合有较好效果.
现代医学研究证实,鹿茸含有氨基酸,总磷脂,脂肪酸,糖脂,碳水化合物,固醇类激素类物质,前列腺素,脑素,核糖核酸,去氧核糖核酸,三磷酸苷,硫软骨素,多胺,肽类,脂蛋白,酶类,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.鹿茸中所含的氨基酸,约占干重的50%,对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非常有益.鹿茸中的磷脂和脂肪也十分丰富,如磷脂酰胆碱,神经鞘磷脂等可增强人体的学习记忆功能.鹿茸中还含有多肽,多糖,性激素及维生素与微量元素,这些成分对促进身体健康大有益处,临床观察均证明,鹿茸所含的多种氨基酸和活性物质对机体有明显的强壮作用,能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,减轻疲劳,改善睡眠,增加食欲,特别是对营养不良和蛋白质代谢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,鹿茸具有改善微循环,增强心功能,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,提高学习记忆水平等作用,实验研究证实,鹿茸具有抗脂质过氧化,提高SOD活性,清除自由基,提高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水平的作用.对老年动物作用比青年动物更为明显.鹿茸还有明显的增台性功能,提高免疫力,抗肿瘤等作用.
鹿茸的应用及服用方法
鹿茸治疗用量为每日为1-2克,养生保健用量每日为0.3-0.5克,介绍几种鹿茸的服用方法.
----中老年人肾阳不足,精血亏虚所致的体质虚弱,神疲乏力,头晕眼花,畏寒肢冷,腰膝酸软,性功能减退者,可用鹿茸粉0.3-0.5克,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,每日2次,早晚服.或用鹿茸50克,构杞子100克,白酒1000毫升,将鹿茸,枸杞子放入白酒中浸泡15天后饮用,每次20-30毫升,每日1-2次.酒饮完后,用所剩鹿茸,枸杞子炖牛羊肉,吃肉喝汤,有补肾益精,强筋骨的功效.
----因工作或学习过度紧张所致的倦怠乏力,食欲不振,头晕目眩,失眠多梦等亚健康状态,用鹿茸片1克,生晒参或西洋参3克,五味子5克,有益气补肾,强志安神的功效,服用方法,将三味中药煎煮2-3次,每次40分钟以上,合并药液,加糖少许调味,代茶饮.
----中老年人冠心病及心律不齐,每日服用鹿茸粉0.5-1克,30天为一个疗程,有改善胸闷,心悸及心律不齐症状,并能增加食欲,改善睡眠等.
----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,有全身倦怠,食欲不振,心悸头痛,失眠健忘等症,用鹿茸粉0.5克,灵芝10克,有安神益智,调节神经的功效,服用方法,将灵芝煎煮2次,每次30分钟,鹿茸粉分为3份,早中晚用灵芝药液冲服鹿茸粉.
----血虚证(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)有面色苍白,心悸气短,体倦无力者,用鹿茸粉0.5-1克,制首乌10克,龙眼肉20克,大枣10枚,红糖少许,有益精补血的功效,服用方法,将首乌,龙眼肉及大枣同煎2次,鹿茸粉分为3份,用药液分早中晚冲服,或用鹿茸1克,当归5克,大枣10枚,加水适量煎煮,另红糖少许调味,代茶饮.
----原发性低血压证,有头痛眩晕的倦怠乏力的失眠多梦者,用鹿茸粉0.6克,枳壳10克,有益精补血,升高血压的功效.服用方法,将枳壳煎煮1小时,取药液分早中晚每次冲服鹿茸粉0.2克.
----上消化道遗疡,胃脘部疼痛不适,暖气吞酸,食欲不振等,用鹿茸粉1克,茯苓5克,乌贼骨5克,有健胃补虚,制酸止痛的功效,服用方法;将茯苓及乌贼骨研为细粉与鹿茸粉混合均匀,分早中晚饭前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.
----中老年人各种虚损证,男子虚劳精衰,腰膝酸软,头晕目眩,性功效减退,女子腰酸腿软,全身无力,崩漏带下,性欲减退等,用鹿茸片1克,红参或生晒参3克,有益气补肾,强身健体的功效.服用方法,将两味药煎煮2-3次,合并药液代茶饮.
----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的辅助治疗,在进行骨折常规处理后,适当增加钙的摄入量(如服用钙剂或多饮用牛奶等)每日鹿茸粉1克,分早中晚服用.
----中老年人营养不良,身体虚弱,食欲不振等,鹿茸1克,人参3克,童子鸡1只,有益气壮阳,补虚强身的功效,服用方法,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,切为小块,放入鹿茸,人参及调料少许,加水适量,炖煮1-2小时,吃肉喝汤.
注意事项
----鹿茸为峻补之品,服用时宜从小剂量(0.3-0.5克)开始,逐渐增加,不可聚然大量使用,以免出现不良反应.
----高血压患者及中医认为阴虚阳亢,肾虚有火者不宜服用.
----外感有热或其他热证者不宜服.
----对鹿茸过敏者不可服用
保存知识
将鹿茸片放于干燥的瓶中,密封,放置于阴凉干燥处,要防潮防蛀.
相关的主题文章:
九鹿鹿业北京市九鹿鹿业东北长白山梅花鹿养殖信息开发中心
一只梅花鹿的爱情故事
北京鹿回头梅花鹿养殖基地 |